福州名人雕塑的藝術的一個種類,是人類對于先人的紀念,是城市的地標和建筑物的標志。
“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蘇格拉底的塑像。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師父,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師父。他們三人在古希臘文學、藝術、哲學領域做出的非凡貢獻至今影響著世界范圍內的文學藝術發展方向。
圖2,柏拉圖的塑像。以上2圖拍攝于雅典的雅典大學門口。
拍攝于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廣場的萊昂納多.達芬奇的塑像。達芬奇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另外二位是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
拍攝于蘇格蘭愛丁堡的皇家英里街的《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的塑像。
拍攝于華沙,波蘭科學院門口第一位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的塑像。
拍攝于倫敦威斯敏斯特橋西,大本鐘下二戰盟國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的雕塑。
拍攝于倫敦的納爾遜的紀念柱。
拍攝于德國魏瑪的莎士比亞的塑像
英國廣播公司(BBC)于2002年8月21日公布了經票選評出的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名單。前9名中包括了上面提到的丘吉爾第一位,莎士比亞第五位,納爾遜第九位。以上都是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偉人。
大衛王,拍攝于耶路撒冷錫安山的大衛墓。大衛王 King David(公元前1011-971年),以色列的第二個王,耶和華上帝選擇他替代掃羅。米開朗琪羅的著名雕塑作品“大衛”的原型,撲克牌黑桃K(Spade K)上的人像就是大衛王,。大衛是一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據傳,豎琴是大衛發明的,大衛曾當過掃羅王的琴童。大衛寫了許多詩篇。
拍攝于英格蘭約克大教堂前的君士坦丁大帝塑像,羅馬帝國的疆域曾到達大不列顛。君士坦丁一世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 全名蓋烏斯·弗拉維烏斯·瓦勒里烏斯·康斯坦丁烏斯(Gaius 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王朝的開朝皇帝,世稱“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306年至337年在位。
拍攝于馬德里的伊莎貝拉女皇的塑像,2頭雄獅拉著她的座駕。
伊莎貝拉一世(西班牙語: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亞的女王。她及其丈夫費迪南二世將摩爾人趕出了西班牙,完成了收復失地運動,為日后他們的外孫查理五世統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礎。 她還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的資助人。
彼得大帝塑像。拍攝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彼得大帝小屋前。此小屋是彼得為指揮圣彼得堡彼得堡羅要塞建設而建造的圓木小屋。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后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羅斯帝國皇帝(1721年—1725年)。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間對俄國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杰出的皇帝。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拍攝于圣彼得堡十二月黨人廣場。
拍攝于布達佩斯瑪加什教堂與漁人城堡間的匈牙利第一個天主教國王的圣斯蒂芬的銅像,圣斯蒂芬是匈牙利國的建立者,公元1000年加冕。
拍攝于斯德哥爾摩皇宮廣場外的古斯塔夫三世的塑像。古斯塔夫三世,是1771至1792年間的瑞典國王。他是卡爾十三世之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外甥,也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表哥。
拍攝于西班牙的托萊多古城的塞萬提斯街的塞萬提斯塑像。塞萬提斯,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馬德里逝世。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里最偉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